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現將2024年陜西省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通報如下。
一、特種設備基本情況
(一)在用特種設備數量
截至2024年底,全省特種設備總量57.53萬臺(套),同比增長7.29%。按設備類別分,鍋爐7823臺、壓力容器15.57萬臺、電梯28.43萬臺、起重機械9.26萬臺、客運索道37條、大型游樂設施789臺(套)、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3.4萬臺。另有氣瓶265.38萬只、壓力管道2.5萬公里。(見圖1)
圖1 2024年特種設備數量分類比例圖
(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檢驗檢測機構情況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A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48人,B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2689人。綜合檢驗機構11家,檢驗人員數量1051人。
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特種設備執法監督檢查41566人次,監督檢查各類企業21608家,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2457份,立案306件,責令停業1家,查封設備39臺(套),經濟處罰691.86萬元。受理投訴6307件,辦結6305件,投訴舉報辦結率99.97%。
2024年,系統內檢驗機構共檢驗270184臺特種設備,其中對8647臺特種設備及部件的制造過程進行了監督檢驗,對50005臺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過程進行了監督檢驗,監檢率100%,對211532臺在用特種設備進行了定期檢驗,定檢率99.98%。
(三)特種設備許可情況
全省共有特種設備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氣體充裝)單位3097家,持有許可證3194張,其中:設計單位104家,持有許可證104張;制造單位272家,持有許可證277張;安裝修理改造單位1447家,持有許可證1457張;移動式壓力容器及氣瓶充裝單位1274家,持有許可證1356張。(見圖2)
圖2 2024年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分類比例圖
二、特種設備安全狀況
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省安委會決策部署,嚴守安全底線,全省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三、應急體系建設情況
建立了省級117人的救援指導專家隊伍、82人的事故調查專家隊伍、13個省級應急救援單位434人的專業救援隊伍。組織開展液化石油氣泄漏和燃氣管道泄漏事故應急處置桌面推演,不斷完善應急保障機制,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及時發布特種設備風險防范警示信息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全系統舉一反三。針對全國叉車事故易發多發,組織開展全省特種設備叉車作業人員安全警示教育活動,全年共計培訓1421人次。積極發揮96333電梯應急救援服務平臺救援保障作用,及時處置電梯應急事件18959起,解救被困乘客20044人,困人救援成功率100%,受理投訴1246起,投訴舉報辦結率100%,救援單位在30分鐘以內到達救援現場占救援總數的98.92%。
四、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完善安全監管體系
在省局黨組安全生產監管總體構架下,全力推進“三防四抓三嚴”(防麻痹、防松懈、防大意;抓執行、抓應急、抓隊伍、抓培訓;嚴管、嚴查、嚴究)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體系,明確風險防控目標,確定省市縣所四級職能定位,制定10項風險防控措施,完善8項應急保障機制,部署15項重點任務,細化76項具體事項,實施掛圖作戰,指導全省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防控工作。
(二)夯實風險防控基礎
召開特種設備領域重大風險分析研判座談會,組織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專題片《安全生產、責任在肩》,分析研判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制定《陜西省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印發陜西省《特種設備安全生產預防體系建設方案(2024)》和《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清單(2024)》,指導各責任單位辨識評估排查特種設備全鏈條的安全風險和隱患,著力構建特種設備全周期的科學監管體系,實現“風險底數清晰可控、部門監管扎實有效、企業責任落實到位、應急準備科學充分、防控體系運行有效”的安全保障目標。確定全省1250家易發生重特大事故的高風險企業清單,組織技術專家開展“送技術送服務”活動,幫助高風險企業排查風險。
(三)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印發《開展特種設備領域安全管理規范化示范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召開全省大型化工企業特種設備“兩個規定”標準化建設現場觀摩會議,通過示范引領,進一步督促高風險企業健全責任體系,規范“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強化主任責任落實,嚴守安全底線,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推動“兩個規定”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防線。
(四)扎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一是制定《陜西省特種設備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夯實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制度,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二是深入推進電梯安全筑底行動,印發《陜西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實施細則》,推動全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三是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八大類”專項整治,共檢查使用單位1763家,查處各類違規行為28起,下達安全監察指令書10份。四是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專業委員會職能作用,聯合省文旅廳在全省開展了特種設備安全“四為主、四提升”專項整治工作,與行業主管部門形成合力加大檢查排查力度。
(五)持續推進城鎮燃氣安全整治
一是按照國務院安委會城鎮燃氣專項整治要求,與省審改革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燃氣氣瓶管理工作的通知》,將液化石油氣氣瓶充裝許可業務收回省級許可部門辦理;二是對集中攻堅階段液化石油氣充裝“全鏈條、大起底”排查整治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率100%;三是發布《燃氣氣瓶安全相關事項公告》,對非法充裝等違法行為進行社會監督,一旦發現將吊銷充裝許可證或頂格處罰;四是召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和安全形勢分析研判會,細化工作措施,推進重點工作。
(六)強化提升行風建設
制定印發《持續推進特種設備領域行風建設工作的通知》《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三書一函”工作機制的通知》《加強特種設備行政許可鑒定評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年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規范全省特種設備人員考核發證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制度文件,檢查企業80余家,責令停業整頓考試機構13家,行政約談鑒定評審機構4家、撤銷行政許可資格企業3家,立案調查檢驗機構2家。
(七)提升安全監管能力
一是組織全省80余人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骨干培訓,提高監察人員的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赴各地市開展B類監察人員培訓考核,提升基層監管人員監察執法水平。三是舉辦《液化石油氣鋼瓶》和《液化石油氣瓶閥》兩項國家標準宣貫,加強安全監察隊伍專業化能力。
(八)推進智慧監管建設
省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平臺已全面上線,使用登記、檢驗檢測等業務從傳統線下辦理模式向便捷高效的線上辦理模式轉變,實現了特種設備監管、檢驗、應急、安全追溯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平臺的監管作用和服務效能,提升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水平,提高了業務服務的智能、高效、便捷性。
五、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一)提升精細化監管能力。對全省特種設備實施高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分級分類監管。
(二)提升智慧監管能力。全面推進特種設備企業、設備、人員智慧平臺上線應用。
(三)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匯聚安全監察、檢驗檢測、事故案例及輿情等信息,對全省在用特種設備實施動態監測,并及時發布預警。
(四)提升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對高風險企業實施一級風險管控,強化雙重預防、兩個規定落實,組織重大風險隱患排查,解決突出問題。
(五)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推進特種設備《兩個規定》標準化規范化的推廣應用工作。
(六)提升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能力。將應急預案、應急專家、應急隊伍、應急演練、應急可視化全部納入智慧平臺管理。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2月19日